育儿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服务中心育儿资讯谈谈手足口病那些事儿

谈谈手足口病那些事儿

2015-08-02 17:18:41

文章来源:山东省知名儿科专家尹振尧http://blog.sina.com.cn/yinzhenyao2010

导读:近日,手足口病在青岛流行,引起小儿家长的关注。手足口病是春夏季节常见的传染病,轻者预后良好,而重症病例应该特别关注。

手足口病,是小儿夏季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。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疾病,但我们对它的了解却并不充分。直到1957年在新西兰,人类才首次对这种引起儿童发热、厌食、手、足、口腔等多处小疱疹、小溃疡的疾病进行记录和描述。45天后它们也就自然消退了。因此在它被发现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人们都以为它无足轻重,我国直到20083月,它在安徽阜阳引发了2.5万人的感染流行,并带走42个孩子的生命,国家才将之纳入法定传染病名录,需及时上报、监控疫情。据中疾控疫情报告,2014年,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居各类丙类传染病之首。

经呼吸道传播的肠道病毒

  多种肠道病毒都可引起手足口病,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,可通过消化道、呼吸道及接触传播。主要在春夏交替时期高发,3-6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发热、咽喉痛、食欲下降等症状,一两天后口、咽出现小疱疹,再随后手、足、臀部出疱疹。

由于疱疹并非它的首发症状,而是非特异性的发热等常见症状,所以很多病例在最开始的时候,比较难直接诊断。好在患儿症状多轻微,预后良好;成人也有偶发感染,较儿童更容易有发痒感觉,但不容易发展成重症病例。

重症手足口病的识别

99%患儿的手足口病是轻型,并不可怕,为自限性感染疾病,一周左右自愈。但需要警惕的是重症手足口病。少数病例,尤其是小于3岁的患儿,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的危重症情况,如脑膜炎、脑炎、脑脊髓炎、肺水肿、循环障碍等,应该重视。

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的重症病例一般需住院治疗。(1)嗜睡、易惊、烦躁不安、抽搐;(2)肢体阵挛、无力或瘫痪;(3)呼吸浅促、困难;(4)面色苍白、出冷汗、心率增快或减慢(与发热程度不相称)、末梢循环不良。

具备上述第(3)、(4)条之一者应收入ICU救治。

治疗问题

目前缺乏特异有效的抗病毒治疗。普通的手足口病无需住院,门诊治疗即可,但医生需告知家长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,注重护理和早期识别,及时发现到医院就诊。临床上对重症病例主要进行对症治疗。少数患儿治愈后留下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,还有少数患儿由于发现、治疗太晚等各种原因不治夭折。